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就“双一流”建设作报告

2016-07-06  点击:[]

73上午,我校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“漫话一流”,奉上一场内容丰富、视野开阔的思想盛宴。该报告也开启了我校以“创建一流学科,建设国内一流大学”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。

校党委书记孔建益主持报告会。全体校领导,全校副处级及以上干部,三级及以上教授,教学指导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、学位委员会全体成员等2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。报告会在青山校区18楼报告厅举行。

   李培根首先诠释“一流”。一流是个相对的概念,不同类型的大学都可以争一流;一流不仅是管理人员的追求,而应该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。然后从一流之痛、一流之视点、一流之方略等三个方面展开报告。

   针对一流之痛,他列举六个纠结进行分析。科研与教学,大学之根本是培养人才,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,大学科研的终极目标也是培养人才;引领与服务,一流大学不仅要服务社会,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中寻找引领的机遇,在科技、思想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;创新与创业,双创教育有意义,也有必要,但切忌功利;自由与全面,培养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由发展,更好地成为他自己;传统学人与创新人才,传统学人大量需要,但也需要创新创业人才,大学要创造环境,改革考评方式,培养创新人才;现实需求与居前需求,大学要多一些原始、居前的创新,肩负起引领现实需求的社会责任。

   谈及一流之视点,他提出五个视点。“人”的视点,人的意义是学科发展的魂,育人之魂是人本,让学生和老师在自由的氛围里发展;“互联网思维”视点,让互联网在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中发挥作用,让教师和学生的群体智能丰富互联网教育;知识的节点,大学要从网络、智能时代的特点出发,改变教学内容及其体系,运用知识节点引导学生学习;学科的重构点,大学要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科技创新,从学科的传统点延伸到对能源、环境、健康等重大领域或问题的关注,从教学、研究、应用层等培养学生建立大工程观;创新视点,大学应把握趋势,在新应用、技术集成、运营模式上科技创新、培养人才。

   发展方略因学校而异,李培根认为其思考方法有七个共同点,即外借、内聚、高瞻、超越、变革、中和、文明。他提出,大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超越,强化已有优势,形成新的优势,培育潜在优势;大学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、人事制度、产学合作机制、后勤管理等一系列改革。

   孔建益总结,感谢李院士的精彩报告,李院士的报告对我校下一步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引路作用。针对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,孔建益指出:“要多思考、多讨论,更新观念,创新思路,深化改革。”并提出三个要求,各单位要高度重视,落实相关工作;要认真组织,成立领导小组,走出去搞调研,请进来作交流;要不断深入,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,凝聚智慧,深化共识,共谋发展。

   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分为三个阶段,6月到7月上旬为宣传动员阶段,召开动员大会,邀请专家、领导来校做专题报告,建立专题网站;7月到10月为学习调研阶段,组织调研和研讨,直面问题与矛盾,寻求解决思路和方法,修订、完善学院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;11月到12月为总结验收阶段,召开总结大会,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,汇集大讨论成果,形成“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”建设方案,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。

上一条:苏州大学原校长朱秀林教授作大学战略规划报告

关闭